沙土地里淘金

——辽北“花生村”脱贫记

2021-04-14 09:39:25  来源:新华社  作者:新华社记者 邹明仲  阅读: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

    初春清晨,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长发镇三合村村头一角,轰轰的响声中,一台花生脱壳机开动着,两位村民忙着将一颗颗红皮花生装袋、打包,剩余的花生壳经传送带运到一间小房里。

    这里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端,每年春秋两季黄沙漫天,生活条件恶劣。村里有悠久的种植花生历史,种植面积超过1.45万亩,每年产生的花生壳就超过1000吨。

    这些花生壳曾经四处堆放,严重影响村容环境。2019年2月,辽宁省纪委监委选派金涛任三合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。刚来到三合村,看到到处堆放的“花生壳山”,他就下决心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,以此作为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突破口。

    “天天眼看着这些,村里脏兮兮的,村民们想发展生产都没有精气神儿。”金涛说。

    于是,金涛带领扶贫工作队,多方考察,决定以废弃花生壳资源为原料,制造固体燃烧颗粒。他协调村集体入股20万元扶贫资金,并争取其他村民入股,共同出资建成了花生壳燃烧颗粒厂,既解决了花生壳的污染难题,又生产出经济环保的燃料,实现了变废为宝。

    “效益还是不错的,厂子一年生产800吨燃烧颗粒,一吨能卖大约650元,还带动了全村30多人就业。”金涛说。

    不仅花生壳有了更好的出路,花生也卖出了更好的价钱。记者了解到,驻村工作队组织村民对花生进行分选,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销售,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。

    花生脱壳机不远处,有一间灰色的小平房。记者看到,10多位女工围站一圈,正根据花生不同的品质,在桌前仔细挑选。“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真好,每人一天就能赚100多元。”她们一边忙活着,一边笑着对记者说,“厂子效益好,工资从不拖欠。”

    怎么把花生产业做实,真正为乡村发展持续造血,一直是金涛琢磨的问题。他从山东引进优质花生种子种植30亩,2020年已是第二年种植,2021年将在全镇铺开,预计可提升亩产量300斤,有望使全镇花生大幅增产增收。

    在以金涛为队长的扶贫工作队带领下,三合村不仅把花生产业做实做深做优,延长了产业链,还发展了养殖、风电等项目,为村民脱贫致富、防止返贫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  “找准了路子,我们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”金涛说,“我们以后准备搞花生加工,制作花生露,让花生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‘金粒子’。”金涛说。 (新华社)



    返回栏目[责任编辑:张家界新闻网]

举报此信息
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